欢迎来到部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 今天是 2025年04月06日  星期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协会简报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协会简报 > 正文

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简报第103期

发布时间:2014-07-04来源: 点击:

第一百零三期

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2014年7月3日

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六届四次理事会议纪要

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六届四次理事会议于2014年5月29日在天津大学召开,理事长周桂发馆长主持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一、讨论协会2014年会员大会筹备相关事宜;二、研究协会换届工作,讨论确定下一届理事候选人的任职条件及产生方案;三、秘书长张伟馆长报告第六届理事会会费收支情况。

协会秘书长张伟馆长首先就2014年会员大会的会期、会务等问题提出初步想法,与会理事发表了意见,会议商定2014年会员大会于11月5日至7日在武汉召开,由华中师范大学承办。

会议还着重就下一届理事会理事选举进行了讨论。会议确定下一届理事候选人的任职条件及产生方案,即:1.现任档案馆长职务为正职,且其年龄须能任满理事一届;2.有利于理事会工作的连续性;3.理事分布的区域性;4.理事人选的年轻化;5.具有热心协会工作的奉献精神。各会员单位可以自荐理事候选人,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会议确定2014年会员大会举办时,开办“高校档案工作新进展”(暂名)展览,由各个会员单位负责本馆展览内容的设计和排版,主要反映本馆主要成绩和工作特色,最后统一将成品电子版交给会议承办方华中师范大学印刷制作。尺寸、格式等细节要求,另行通知。

会议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协会作用,推动协会会员高校之间的档案业务交流、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就协会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交流。最后,与会理事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天津大学档案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会议对天津大学的热情款待表示衷心感谢。(秘书处)

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理事会议在天津大学召开

2014年5月29日上午,由天津大学承办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理事会议在学校综合会议楼召开。天津大学副校长余建星出席会议,来自复旦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的档案工作协会理事会成员参加了会议。

协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档案馆馆长周桂发主持会议。余建星副校长首先致词,代表学校对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理事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理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简要介绍了天津大学的悠久历史、学校事业的最新发展和我校档案工作近年来在资源建设、规范管理、信息化建设、校史馆建设及接待服务、校史档案征集与编研方面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提出档案工作今后要在大学文化传承和服务学校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会议的主要议题为研究协会换届工作和2014年会员大会相关事宜。协会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张伟就会员大会的会期、会务等问题提出初步想法,还汇报了协会经费情况,与会理事发表了意见,并就协会换届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交流。会议讨论确定了下一届理事候选人的任职条件及产生方案;商定2014年会员大会于11月上旬在武汉召开,由华中师范大学承办;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协会作用,推动协会会员高校之间的档案业务交流、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会议期间,与会理事参观了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天津大学档案馆,对我校近年来在校史博物馆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和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和赞赏。随后,理事们还参观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

(天津大学档案馆)

教育部门户网站关注同济大学档案馆利用服务工作

6月17日,教育部门户网站(www.moe.edu.cn)在“一线采风”栏目,以“同济大学优化档案馆工作流程服务师生校友”为题,介绍了同济大学档案馆在优化工作流程,努力提高为师生校友服务质量的举措。其具体内容如下:

同济大学档案馆坚持以“更好地服务师生校友”为出发点,着眼于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不断规范和优化业务工作流程,努力为广大师生校友提供一流的档案利用服务。

公示各项业务流程,规范透明。档案馆除承担档案收集、保管和利用等职能外,还负责开具毕业生学历学位认证、中英文成绩单、毕业去向证明等与师生校友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事务性工作。为方便办理者知晓业务流程、熟悉相关程序,档案馆在其网站和馆内电子屏幕公示业务流程并详细列出办理各项业务所需材料,为档案利用者在办理前提供专业、规范、透明的业务指导。

改善阅档环境设施,温馨舒适。档案馆长期坚持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实行“首问负责制”。坚持专业指导和微笑服务相结合,为办理者营造温馨的查阅氛围。为方便中老年校友,窗口配备老花镜,将贴心服务贯彻到每一个细节。在阅档室配备电脑、扫描仪和复印机,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上网检索和自助复印等便捷服务。

创新网络服务手段,方便快捷。在进一步提高传统窗口服务质量的同时,档案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了网络服务利用系统,为全体师生校友提供“足不出户”的便捷服务。档案利用者远程登录档案馆的网上利用服务系统,通过网上注册、身份认证并提交相关材料后,可在线申请办理学历学位认证、中英文成绩证明等各项业务。档案馆工作人员后台审核通过后进行办理并将办理进度在线告知用户,办完后通过快递送到用户手中。

协调解决疑难问题,主动自觉。由于学校历经几次并校,档案馆在工作中遇到档案材料不齐全或不规范、不能认定该事项而无法开具相关证明的情况,坚持从档案利用者角度考虑,主动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提供馆藏相关的档案为职能部门决策认定提供线索,然后将相关职能部门的认定结论纳入馆藏,再为校友开具证明,并及时将这些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吸纳到档案窗口接待操作手册中,为今后办理类似事例提供参考。

提供后续业务建议,专业贴心。根据开具档案证明的用途,档案馆窗口接待工作人员根据多年经验,向档案利用者提供非常专业的后续业务建议,为档案利用者节省办理后续业务的时间。如遇到学历、学位证书丢失的毕业生,在开具档案证明后,工作人员会进一步告知他们到研究生院或教务处补办学历证明书。

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力求卓越。档案馆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积极为学校各项中心工作服务。一是主动服务人才培养,积极梳理学校百年工程教育历程,总结育人传统与特色,为学校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借鉴。二是主动服务学科发展,积极协助土木工程等各学科发展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三是主动服务行政管理,除为各院系和职能部处提供在线查档服务外,还为职能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专题档案咨询和检索。四是主动服务大学文化建设,结合学校重大活动,深入挖掘馆藏档案,举办各类专题展览。五是主动服务校友工作,为毕业20周年以上的返校校友提供在校时的照片,为老校友复制在校期间的档案,使他们感受到母校的温情。(同济大学档案馆)

中国矿业大学举办“6.9国际档案日”宣传展

暨档案馆开放日活动

为了纪念“6.9国际档案日”,充分发挥档案文化教育功能,宣传学校档案和档案工作,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开展了“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现场展览、网络、广播等多媒体途径,让全校师生了解档案,走进档案,利用档案。

6月9日-10日,档案馆举行了开放日活动,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师生走进档案馆,向来访者介绍学校档案工作历史、珍贵馆藏、档案库房、档案利用方式及学校档案工作组织情况等。6月9日-17日,以“走进档案”为主题举办“6.9国际档案日”宣传展,精心制作了30张宣传展板,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介绍档案基本知识,宣传《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并现场为参观的师生讲解,发放档案知识宣传册,播放有关宣传片等。同时面向学校2014届毕业生及在校学生广泛征集反映大学生活的文字及声像记录材料。

通过“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全校师生档案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利用学校档案,使档案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 贾玲)

走进档案、印象中大

中山大学第二届“国际档案日”活动隆重举行

档案是可以触摸的历史,中山大学的档案与所有中大人都息息相关。今年的6月9日,是学校第二个“国际档案日”,中山大学档案馆积极瑰集馆藏相关档案资料,举办了《走进档案、印象中大——馆藏历史图片展》,从6月9日起,在中山大学四个校区进行现场巡回展览,实现了档案与广大师生员工的零距离接触。

此次历史图片展,撷取了馆藏图片近200幅,分为岁月如歌、高屋建瓴、源远流长、春华秋实、热血青春、杏林史话、鸿蒙初辟、中流砥柱共八个主题,分别以图片形式讲述了中山大学在近百年办学历史中的人物、建筑、活动等。展览现场设立了档案业务咨询台,接受广大师生对于档案业务、毕业生档案、校史知识等业务咨询。现场摆放了《档案管理违法违纪处分规定》挂图,进行档案法制宣传,并派发档案利用指引、“国际档案日”宣传画册等资料上千份。

虽然天气炎热,但顶着烈日前来观展的师生络绎不绝。现场设置的留言本上,既有对档案馆举办这次活动的感谢和赞赏,也有观展的感想和建议。许多同学表示通过此次图片展览,步入了中大历史的长廊,加深了对中大的印象,激发了作为一名中大人的自豪感。也有师生在留言中表达了对中大校史教育欠缺的遗憾,希望档案馆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档案文化大餐,将中大的精神和传统发扬光大!

此次展览最后一站放在东校区行政楼B座大厅,将延续到6月20日,档案馆主页将同步进行网络展览。(中山大学档案馆)

湖北省档案局“国际档案日”活动走进武汉大学

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ICA)确定的“国际档案日”。湖北省档案局为配合今年的活动主题“走进档案”,来到武汉大学,开展了档案进校园宣传活动。

湖北省档案局副局长尹达参加了活动,并和方开玉处长、邓衍明调研员、张杰副处长、杨光副处长、杨静副处长、杨汉广副调研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师生发放了档案工作宣传资料,并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展台前人头攒动,气氛十分热烈。

武汉大学档案馆积极配合省档案局的此次活动,做了大量的组织和准备工作。据悉,今年省档案局“国际档案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邀请百名市民参加走进档案馆体验活动;举办“红星照耀中国”展览;举行与省委党校、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签订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召开向社会征集“反法西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档案暨新开放一批档案媒体座谈会;举办档案文化专题讲座;在《湖北档案》杂志开展“走进档案”征文活动;《湖北日报》6月9日刊登宣传档案工作的专版文章等等。今年的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将持续到13日。(武汉大学档案馆 李虹)

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举办纪念6.9国际档案日

主题展览和网上电子展

2014年6月9日上午,档案馆举办了纪念6.9国际档案日主题展览,设展在老图书馆前,并设置咨询点,随时解答师生疑问。

此次展览围绕国际档案日、紧扣毕业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师生介绍了各类档案信息、解答了各种常见的档案疑问。主要分为八部分内容:一、什么是国际档案日;二、公民在档案事物中的权利与义务;三、开放的学校档案馆欢迎你;四、学生档案与你的成长息息相关;五、毕业时学生档案如何转递;六、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档案该如何处理;七、办理档案转递手续后,该如何查询档案去向;八、寻访老照片里的“毕业季”。

结合实体展览,档案馆同步在网站上发布国际档案日网上电子展览,将展览图片以电子书的形式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

上海市档案局到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为龚斌教授

建立“梦想档案”

2014年6月6日,上海市档案局专题访谈人员,来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专程采访学校中文系退休教授龚斌,为他建立“梦想档案”。

在访谈中,龚斌教授回顾了自己坎坷曲折的求学经历、恬淡勤勉的治学经历,先后追述了自己少年时期的梦想、青年时期的梦想,并畅谈了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和对于祖国所寄托的梦想。

“为梦想建档”是2014年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档案日”宣传月系列活动专题之一,《档案春秋》举办“中国梦,我的梦”专题征文活动,通过对不同人群的采访,建立“梦想档案”,并择优入选“城市记忆”主题展。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推送龚斌教授创作的《难忘旧梦:我考上了研究生》得到市档案局肯定,龚斌教授被列入“梦想档案”专题活动的访谈对象。

龚斌,华东师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生于上海市崇明县,197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1年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专家,中国陶渊明研究学会会长。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

中国政法大学档案馆编研成果荣获北京市

档案学术成果二等奖

近日,在北京市档案学会组织的2012-2013年度档案学术成果评奖活动中,由中国政法大学档案馆提交的《法大记忆—60年变迁档案选编》荣获档案文献编研类二等奖第一名。

《法大记忆》为中国政法大学60年校庆丛书之一,2012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它以学校体制变迁为切入点,在每个历史阶段选取几个重要节点,分专题选编、公布有关档案。全书共46万字,设6章20小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北京政法学院,由“文革”前的北京政法学院、特殊岁月、北京政法学院的复办构成;下编为中国政法大学,分为建立中国政法大学、探索中推进、发展壮大三章。每一章(节)的标题点明本章(节)主题,每小节为一个故事,包括内容提要、刊印相关档案文献资料、注释三部分。内容提要主要介绍事件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或历史影响;刊印资料是根据篇幅,每一事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若干份文件,刊登原文内容,文献的编排,依事件发生的轨迹为序,力求揭示事件发生的起始、经过和结局,反映事件概貌;注释是对文献中涉及的人名、事件简称及其他事项等加以简要说明,便于读者理解原文。另外,该书的前端还以彩页的形式影印了部分重要的文件、图片、书信,让读者体验原汁原味的档案资料。北京市档案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认为,该书选题恰当、内容丰富、编排合理、注释清楚、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可作为高校档案编研的一种范本。

据悉,本次评奖活动共提交成果48项,档案文献编研类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三等奖各三名,《法大记忆》一书为本次评奖活动的最高奖项。(中国政法大学档案馆)

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科研项目荣获江苏省

档案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2013年度江苏省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评选结果日前正式公布,获奖成果共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由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贾玲、周晓林等承担的科研项目“现代档案管理创新模式——档案知识管理研究”荣获三等奖。

该项目系统研究了档案管理的发展阶段、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异同、档案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措施等,并以高校档案馆为例对数据挖掘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项目研究认为知识管理技术具备应用于档案管理领域的可行性,并能推进档案工作决策科学化,档案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档案知识管理的进程,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与时俱进。

(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 贾玲)

上海交通大学校史档案文博大楼建设正式启动

2014年1月9日,教育部批复上海交通大学,同意在闵行校区新建校史档案文博大楼,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学校对新文博大楼建设高度重视。新馆建设项目获批后不久,还在寒假期间,吴旦副校长就召集档案馆、基建处有关负责同志、商讨文博楼建设的相关准备工作。朱健副书记本学期分管档案馆工作以后,也先后多次召集有关人员召开会议,并现场调研、落实文博楼建设相关事项。

3月7日,校党委书记姜斯宪同志作为新文博大楼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了新文博楼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专题会议,朱健副书记,吴旦副校长,档案馆、基建处等有关部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会上,吴旦副校长简要介绍了文博大楼建设整体情况。基建处李冬云副处长、档案馆盛懿馆长先后就文博楼场馆建设及功能布局等问题做了专题汇报,与会其他领导小组成员也就文博楼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谈了各自的看法。校党委书记、新文博大楼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姜斯宪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在学校发展的现阶段建设新文博大楼的重要意义,希望各部门既各司其责,又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力争2017年校庆到来之前,新文博大楼能够投入使用。

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档案馆、基建处等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精心准备、认真筹划,已初步明确了新文博大楼的功能布局、陈展内容、建设进度以及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问题。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新文博大楼建设的各项工作正按照规划进度和要求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 丁东锋)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珍藏800余位毕业生“十年梦想”

2014年3月至6月,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举办“梦想驿站——写给自己十年后的一封信”活动。活动提议毕业生执一封信,将心中的期待与梦想存封在学校档案馆。

在四个多月的活动期间,校友会共收集到来自2014届毕业生的800余份梦想。6月15日晚,在华东师范大学毕业晚会现场,举行了“梦想驿站”交接仪式。校党委书记童世骏从校友会秘书长邢和祥手中接过封存着2014届毕业生梦想的“宝盒”,并将其转交给档案馆馆长汤涛。档案馆将珍藏校友会转交的800余个梦想,计划十年之后再一一揭晓。

志愿者社团的负责人陈诗隽说:“作为志愿者,当看到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拿到信封信纸激动、惊喜的表情时,当看到最后投递回来的梦想那么多,那么沉,当看到那满载梦想的黑色珠光的信盒被郑重地递交给了学校档案馆,这每个时刻,都让我们内心有一种无言感动。”(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

感谢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会员单位对秘书处工作的支持,真诚欢迎会员单位踊跃投稿,投稿邮箱:archive@mail.ccnu.edu.cn,联系电话:027-67868525。

协会秘书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    邮编:430079

邮箱:archive@mail.ccnu.edu.cn

版权所有: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